【兩會·北理聲音】中國科學報:北理工教授王涌天——應加大網評權重
發布日期:2016-03-15 供稿:中國科學報 編輯:新聞中心 趙琳 閱讀次數:
原文標題:王涌天委員 應加大網評權重
原文鏈接:http://news.

本報訊(記者陸琦)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涌天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在目前的評審機制中,網上匿名評審比會議評審更容易做到公平公正。因此,他建議改變會評一錘定音的做法,給予網評結果較大權重。
“目前國家的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人才項目和科技獎勵的評審一般分為網上初評和會議終評兩部分。其中,網上初評通常由小同行專家完成,會議終評則因參會人數限制,只能請大同行專家。盡管如此,會議終評卻具有一錘定音的作用。”王涌天作為評審專家或申請人多次參加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等部門組織的評審,他發現在網評和會評兩種形式中,網評更加容易做到公平公正。
王涌天告訴記者,各種網評最少也有一周時間,通常時間更長,專家可以仔細閱讀材料,認真比較不同申請之間的優劣。而會評的日程總是安排得非常緊湊,一般是申請人匯報一二十分鐘,專家提問幾分鐘,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分出高下,難度極大,申請人的表達能力成了關鍵因素。
“在網評中,只需建設一個高水平的評審專家庫,就能實現經濟、高效、可信度高的小同行專家評審,而且可以把專家名單的知情人嚴格限制在極小范圍,并制定條例嚴厲處罰泄密行為。”王涌天認為,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外界因素對評審結果的干擾。
王涌天還表示,在會評時評審專家需要針對一批申請書選取,實現完全公平的回避制度難度很大,網評則容易實現關聯專家回避制度。此外,由于網評邀請的是小同行專家,可在專家庫中通過對評審結果監控,實現對專家公正性的評估和監督。
《中國科學報》 (2016-03-15 第4版 兩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