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追風”者的豪邁——記賽車工程師北理工博士劉迪
發布日期:2016-10-07 供稿:新華網 編輯:趙琳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
原文標題:“追風”者的豪邁——記賽車工程師劉迪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04/c_1119664288.htm
新華社記者張漫子
他是最年輕的中國賽車工程師,是國際汽聯FE唯一的中國工程師……北京理工大學博士、90后劉迪,一次次在國際電動方程式賽場展示中國風采。
風馳電掣的電動方程式賽場,馳騁著這位中國年輕人的夢想。
緣起:“追風”少年之夢
10年前,在學業繁重的高中階段,劉迪偷偷訂閱了《汽車測試報告》《汽車族》。他的夢想是親手制作一臺奧迪R8或法拉利F1。
劉迪明白,在當時,這個夢想不切實際。然而,對汽車天生的喜愛讓他無法放棄。報考大學時,他選擇了離賽車最近的專業——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
“大一時,一次去自習室的路上,我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的引擎轟鳴,隨后一輛造型很酷的小賽車穿梭在路中央。”劉迪循聲望去,只見幾位學長端著電腦、分析數據正測試著一輛方程式賽車。它動聽的轟鳴聲、入彎出彎時的完美操控給劉迪留下了深刻印象。次年,他加入了北理工方程式賽車隊。
2013年,他以隊長身份,帶隊參加大學生電動方程式汽車大賽,并領銜賽車“銀鯊”的設計、組裝與測試。“那段時間,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腦袋里全是電路圖和時間節點,有時連續兩天不睡都不覺得困。”劉迪回憶。
為保證“銀鯊”在賽場上萬無一失,劉迪持續3天未眠。最終率領車隊拿到了“直線加速”項目全國第一和“高速避障”項目全國第二的好成績。
“特別拼,特別能堅持,特別不怕苦難。”隊友這樣評價劉迪。
挑戰:向著“世界速度”
2014年4月,正在安心讀研的劉迪收到一封電郵——中國國家賽車隊邀請他的加入。“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劉迪說。
進入國家賽車隊后,他開始接觸FE(電動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賽車,著手賽車組裝、調校、測試工作。那一年,國際汽聯舉辦一個新興的世界級方程式賽事,劉迪成為中國國家賽車隊唯一的中國工程師。
FE賽車工程師的工作專業性極強,特別是賽車準備過程中,調整和設置環節不許一絲馬虎,哪怕是0.01的微小參數誤差。
憑著在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幾何規范學方面打下的扎實基本功,劉迪很快在幾乎由外國人組成的車隊中站穩腳跟,關鍵的高精度作業都交由他完成。“我必須根據比賽排位、分組制定充電策略,在時間、充電功率、充電順序、均衡效果等因素中快速權衡取舍。但凡一絲疏忽就有可能影響賽車速度、成績甚至車手的性命安危。”劉迪說。
前F1車手、Campos賽車帝國掌門人坎波斯評價劉迪:“這是我30年來見到的最有天賦的年輕人之一。”
開拓:實現“中國制造”
從此,劉迪與其他在讀生不同,過上了“空中飛人”的生活。“我甚至很享受飛機上的十幾個小時,那是我唯一可以安心休息的時光。”
“中國的電動賽車躋身世界強國行列是大勢所趨,我們有著物美價廉的電池資源等優勢。”劉迪特別介紹,電動車電池相當于賽車的心臟,比賽全程需要對其溫度、功率進行監控,電池效率和性能也是賽車不容忽視的一環。
如今,他與幾名校友合伙成立的公司正致力于實現賽車精密零部件的改造和完善。
8年時間,劉迪從一個對賽車所知寥寥的青澀學生,變成世界頂級方程式賽事工程師,以高效、沉穩、干練的作為贏得越來越多的掌聲。
“我希望能做這個領域的開拓者,使國家賽車隊無論是人員結構還是賽車重要零部件,都能實現由內到外的‘中國制造’。”劉迪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