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北理工教授論壇:“山寨電動汽車”如何駛上正道
發布日期:2009-12-09 閱讀次數:
原文鏈接:http://news.sina.com.cn/o/2009-11-20/082116639762s.shtml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2009年11月20日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最近出現了關于山東“山寨電動汽車”的報道,讓低速電動汽車的發展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對這一爭議頗大的“山寨電動汽車”現象,汽車專家怎么看呢?
是需求刺激了“山寨”供應
“山寨電動汽車”出現的原因是老百姓有出行的需求,他們沒有錢買汽車,“山寨電動車”便宜,使用成本也很低,又不用駕照,正好符合一部分老百姓的需求。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而國內有很多生產電動觀光車的企業,國家對電動車沒有出臺相關法規,部分企業鉆了法律的空子。另外,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聊城、淄博等城市相繼出臺了支持電動車發展的政策。在政策的刺激下,一股民間投資電動汽車產業的熱潮被激發出來,成為推動山東汽車產業發展的力量之一。
應盡快出臺電動汽車國家標準
“山寨”要分幾個層面來看,如果是完全自主研發的中低速電動車,也不能叫“山寨”,只是國家還沒有規范的說法。如果是完全抄襲的話,那才叫“山寨”。時風的電動車不叫“山寨”,是自己開發的,技術水平雖低,但也具備中等規模的水平,一個月可以賣幾百輛,不過他們拿到的是國家發改委給的場地電瓶車的產品公告,只通過了場地車的審核,按照規定應該沒有上路權。
有些企業連電瓶觀光車的生產資質都沒有,濫造技術含量極低的所謂“電動汽車”,這其實只是傳統電瓶車的變型,擴大了使用范圍,并不能歸類為新能源汽車,而是落后產能。如果國家沒有任何限制,一見有利可圖,大家一擁而上,沒有規劃性,就難免會盲目生產。這種變型電瓶車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嚴重威脅駕乘者和路人安全。
低速電動汽車應與電動汽車共同發展
很多以前根本沒有做過汽車的企業都想來做低速電動汽車。這樣的“山寨電動汽車”僅僅只是電瓶車的升級版,不能代表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 如果國家一旦開了口子,允許這種“山寨電動汽車”生產銷售,不僅會使很多地方打著新能源汽車的名義蜂擁而上,將造成低水平浪費并滋生很多安全隱患,更會影響先進的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實施。但中國農村和城市的情況差異很大,這類低速電動汽車可以滿足特定區域的需求,要與真正的電動汽車加以區分。
要用法規引導低速電動汽車健康發展
一味禁止不是辦法,國家可以引導人們對“山寨電動汽車”的需求,比如對車速等指標進行限制,規定只能在一定區域內行駛等。
■作者: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林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