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值得期待的“校園足球” ——北理工足球俱樂部總教練金志揚一席談
發布日期:2010-05-19 閱讀次數:
來源:《光明日報》2010年4月8日 摘編:黨委宣傳部 高國慶
原文鏈接:http://www.gmw.cn/01gmrb/2010-04/08/content_1087607.htm
一場普通的中國足球甲級聯賽的比賽,卻由于兩個人的介入,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這兩個人一是廣州恒大廣汽隊的李章洙,另一人是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的總教練兼代理主教練金志揚。
比賽結果毫無懸念,廣州恒大廣汽隊以3比1戰勝了北理工隊,從而揭開了本年度中國足球甲級聯賽的序幕。
對于比賽,老金很平靜,“這場比賽我們肯定要輸”,他說:“我們輸在細節和經驗上,但隊員們表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我們可算一支業余隊,一年經費只有四五百萬元。隊員們敢與對手較量,敢于發揮水平,雖然輸了,但我認為還是很有希望的。”的確,雖然這只是一場普通的中甲比賽,但卻非常巧合地被安排成了兩種模式球隊之間的交鋒。恒大,代表著足球界的資金大鱷。而北理工,卻是校園足球的代表,是體教結合的新鮮產物。金志揚說,他是在為中國足球探路,“如果北理工隊從中甲降級,學校沒什么損失,學生沒什么損失,我個人更沒什么損失,但是中國足球就少了一條路。”
在金志揚看來,目前的中國足球存在著三種模式:一是徐根寶的帶有專業體制味道的上海東亞隊,另一就是很多企業用重金打造的俱樂部,而自己所堅持的則是體教結合的學校俱樂部模式。但金志揚堅持認為,中國足球的根還是在校園,在青少年。怎樣把他們的方式與職業足球融合在一起,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才是中國足球未來的出路。雖然北理工隊這條路越走越難,但對于中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這條路仍然極有借鑒意義。“我們推行了幾十年的四級足球訓練體系存在很大的弊端,探索出一條體教結合的新路,是我這些年的奮斗目標,我對此充滿了信心。”金志揚說。
“足球的基礎必須在學校,否則現在能有多少家長肯讓自己的獨生子女離開學校走職業球員這個獨木橋?”金志揚說,“青少年是‘根’,聯賽是‘本’,只有把校園足球規范化,中國足球才能迎來真正的振興。”
當然,金志揚對以恒大為代表的重金打造的俱樂部也很贊賞:“恒大今年投入很大,我非常贊賞恒大對中國足球的支持態度,希望中國能出現更多像恒大這樣的企業來支持目前處于低谷的中國足球,當然包括支持北理工。”
根據教育部門2009年的統計,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共1553所,2007年北理工隊沖甲成功之后就有足球專家表示,“如果北理工隊這樣水平的球隊能有30支,那中國足球根本不用為后備人才擔心。”
與此同時,李章洙也替他的老板許家印讓球迷吃了一顆定心丸,他說:“在與恒大簽約之前,我和大老板探討了很多中國足球的問題。他的目標不僅僅是沖超,而是三五年內成為中超第一。這一點和我的帶隊目標一致,所以我全身心地迎接這個挑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