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網】智能車很有意義 專訪北理工龔建偉教授
發布日期:2010-10-29 閱讀次數:
來源:搜狐汽車2010年10月19日 摘編:黨委宣傳部 高國慶
原文鏈接:http://auto.sohu.com/20101019/n276003180.shtml
2010年10月16日,2010年廣汽豐田杯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在西安開幕。作為主要報道媒體,搜狐汽車于比賽現場采訪到了北京理工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龔建偉老師,他對北理工的參賽車輛在技術和優勢方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搜狐汽車:簡單介紹一下北京理工大學的參賽車輛。
龔教授:這個車是我們北理工獨立研制的,主要是智能車輛,完全是全自主駕駛和無人駕駛。做的時候主要是有兩方面的應用,第一個應用在民用汽車上,以后向新能源汽車,向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比如在主動安全方面還有駕駛安全和行人安全等等。還有一個應用就是在軍事方面,啟用無人或者通過遙控智能的武器平臺,這個武器平臺可以完成搶險救災的工作甚至還包括一些更危險的軍事環境下的應用。在美國他們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工作了,而且已經有實際應用。
我們國家通過七五、八五起步也很早,通過七五、八五、九五一直到十一五,五個五年計劃,現在支持的單位越來越多,各個學校參加比賽的包括主要的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都是我們前面幾個五年計劃培育出來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應該有了一定的積累。
這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一個視聽覺信息的重大研究計劃,這個計劃主要是把無人車輛作為一個業內平臺,把雷達還有一些傳感器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可以識別城市環境和各種特定環境的交通標志,還有信號燈、高速的車道線等等,都可以進行感知,然后進行識別,引導車輛自主行駛。這個設計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將來的發展我們肯定可以做到無人駕駛、全自主駕駛包括以前天上的無人機地上的無人車,實際上就是一個交通智能機器人,把目標規定好以后,以后你指到哪兒就可以到哪兒,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但是再過幾十年或者是將來的話我們肯定可以看到,只要我們想去廣州,那么這個車肯定是可以不用你親自駕駛就能帶我們到廣州去了。
搜狐汽車: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北理工這個車的團隊?
龔教授:我們北理工的團隊以機械與車輛學院為主,還有我們其它學院的智能車輛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這個團隊主要是以研究生為主,參與的研究生有20多名,還有博士、本科生也有七八個人,所以是一個很龐大的團隊。老師在這里面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搜狐汽車:北京理工的車和其它學校相比的話有什么特點和優勢?
龔教授:我們這個車想用自己的傳感器,去年這個車第一屆比賽的時候我們也用了很多激光雷達,包括三維激光雷達,二維激光雷達都用了,今年環境來講相對來說不是太復雜就用了非常簡單的傳感器,根據視聽與信息的要求,我們主要用視覺,結合簡單的傳感器進行前后對照。
通過單模視覺、雙模視覺識別交通標志識別車道線,一個特點是非常簡單,第二個特點我們第一個把聽覺感知加進去了,除了有視覺以外還有聽覺,我們通過在車上的一個聽覺陣列可以感覺周圍各種聲音信息和識別這種聲音信息的類別,警車來了需要讓道的話,一個是識別這種聲音是不是警車、救護車還是按喇叭還是有報警聲音,我們都可以識別。
另外聲音可以感知來自哪個方向哪個方位,跟其它相比我們第一個把聽覺做進去了,其它的技術各個隊都是大同小異,就是看信息流的水平和路徑規劃水平哪個更高,聽覺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特點這次。
搜狐汽車:現在咱們國內的同類技術和國外相比的話處在什么樣的地位?
龔教授:應該說有差距,比如說這次意大利帕爾瑪大學是從羅馬出發一直到上海參加世博會,全程高速公路全自主駕駛。意大利的水平還有美國的水平應該說跟我們相比更好一些,他們的水平我估計我們還達不到,要趕上去的話,需要十年二十年。
搜狐汽車:謝謝,祝您今年取得好成績。
(審核:李躍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