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頭版報道我校領導師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
發布日期:2011-04-25 閱讀次數:
來源:光明日報社 李玉蘭、朱振國、豐捷 摘編:黨委宣傳部 張巍
4月24日,校工會、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育研究院等單位分別組織廣大師生認真收看了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并整理收集了部分領導師生對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學習心得。
4月25日出版的《光明日報》頭版以《高校貫徹“四個必須” 學子牢記“三點希望”——各地高校師生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為題,報道了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大成、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師王娟、基礎教育學院大一學生李春林對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的學習心得和感悟。報道如下:

光明日報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4/25/nw.D110000gmrb_20110425_4-01.htm?div=-1
高校貫徹“四個必須” 學子牢記“三點希望”
各地高校師生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
本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李玉蘭、朱振國、豐捷 通訊員張巍)24日上午,首都各高校師生通過電視、網絡直播等方式觀看了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直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的重要講話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大成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完慶祝大會后對記者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實施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的決心和對振興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高度重視,我們為之鼓舞、為之振奮。講話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出“四個必須”,為中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工作中實現大學價值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要不斷加強戰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北京理工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形成了鮮明的國防特色和突出的工程技術優勢。今后我們更將秉承這一傳統,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24日下午,清華大學組織教師座談會,學習總書記講話精神。水利系金峰老師說,總書記在講話中專門提到了密云水庫建設,這讓他非常自豪,從密云水庫建設等工程實踐開始,“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的實踐教育理念在清華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回眸百年歷史和成就,清華大學的教師們感覺到自己肩頭沉甸甸的責任,發言中,不止一位教師表示要擔起責任,使清華在新的百年里做全面提升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排頭兵。
“‘創新’是總書記講話中的高頻率關鍵詞,我們要特別認真學習。”清華大學水利系王光謙院士說,總書記把教育和民族振興結合在一起,特別是他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更凸顯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和責任。
與清華老師們的心情一樣,首都各高校的教師普遍反映總書記的講話高瞻遠矚,情真意切。他們表示一定要認真學習,以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來感染學生,努力成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虎生說:“總書記在講話中回憶自己早年在清華求學的情景,這給了我們教育工作者很大啟發,讓我們更好地愛校榮校。教師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一環,老師的言傳身教將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組織師生集體收看了大會現場直播,校黨委書記程天權教授指出,要把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同中國人民大學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的大學目標結合起來,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步伐。
“在大學,我們不僅要教育廣大青年學子,還要和他們一起,傳承那些從風雨征程中走來的精神傳統: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銘刻在我們的心靈,成為一種永恒的追求;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融匯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優秀的習慣。”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師王娟說。
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眾多青年學子今天上午一邊收看大會直播一邊在網絡上進行討論,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清華同學們和全國青年學生提出的“三點希望”讓他們深感振奮和鞭策,他們覺得這既是黨和政府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也為青年大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清華大學化學系大三本科生張霄說:“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希望,要求我們做德才兼備的人。只有做到德才兼備,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今天我為清華而自豪,希望明天清華因我而驕傲。”
北京理工大學基礎教育學院大一學生李春林樸素地說:“總書記對我們青年學子的教導,可謂用心良苦,我們應該遵循教導,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共同為我們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奮斗、奮斗、再奮斗!”總書記熱情洋溢的勉勵讓眾多學子深感振奮,他們認識到,清華歷史上的杰出人才都是將國家的利益與自己的人生追求相結合,才鑄就輝煌的。因此青年大學生應該把個人的發展投入到祖國建設的洪流中,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共同為祖國民族美好明天而奮斗!
新華社、新民網等媒體分別轉載了相關報道。

新華社轉載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25/c_121342429.htm
新民網轉載鏈接: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4/25/10409844.html
(審核 劉明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