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理工】光明日報連續報道北理工黨建創新座談會
發布日期:2011-06-28 閱讀次數:
來源:光明日報 朱振國 李玉蘭 摘編:黨委宣傳部 張巍
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研討高校黨建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經驗,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光明日報社和北京理工大學于6月22日上午在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召開了高校黨建創新座談會。6月23日、6月24日出版的光明日報,連續刊登了會議報道和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大成的署名文章。
圍繞育人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郭大成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4/nw.D110000gmrb_20110624_3-15.htm?div=-1
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1940年誕生在革命圣地延安。70多年來,學校一直非常重視黨的建設工作,在新形勢下,繼承發揚傳統,提出了在改革中完善,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推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把“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在黨的建設創新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促進了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推進基層黨建創新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指導思想,創建了德育答辯工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黨委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指導思想,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立德育答辯制度。德育答辯是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在大學四年過程中通過德育開題、中期檢查和答辯三個環節, 從思想道德、學業、人際交往、遵紀守法等方面出發,對大學生活和個人發展進行全面規劃、實施、修正和總結,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交流答辯并進行評價,從德育開題到德育答辯已經形成了首尾相連的全過程教育體系,體現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建了“黨群零距離”工程。學校黨委以黨建課題立項研究為牽引,以實踐活動項目立項為驅動,引導基層黨組織開展了“零距離促發展、促成長、促和諧”等活動,為促進世界一流理工大學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零距離促發展”,黨群肩并肩為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防科技事業作貢獻。學校各級基層組織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防科技發展要求,通過交流研討、老中青傳幫帶等途徑,帶領黨員群眾努力為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服務。機械學院車輛工程系在為北京奧運會服務等重大活動中,黨支部帶領黨員,解決團隊成員的思想和生活困難,解決關鍵環節技術,圓滿完成任務,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零距離促成長”,黨群手牽手為人才培養作貢獻。每位校領導和中層干部聯系1-2個班級,采用主題班會、座談等方式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信息與電子學院推出了“德育小導師”制度,邀請優秀畢業生黨員指導低年級學生?;A教育學院聯合專業學院開展了“支部手牽手、師生零距離、知心促成長”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光電學院建立了學生黨支部博客,暢通了交流渠道。
“零距離促和諧”,黨群心連心為和諧校園建設作貢獻。建立黨群溝通機制,學校黨委針對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每年辦10項“實事好事”,黨組織和黨員主動服務群眾,協調利益,化解矛盾,促進了校園和諧。
目前,“黨群零距離”工程覆蓋了學校各級黨組織,延伸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已成為學校創先爭優和密切黨群關系的常態活動。“黨群零距離”活動強化了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顯著增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發揮黨員師生主體作用
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創建了“三服務”理念。學校不斷加強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建設,著力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辦學治校能力上下工夫,努力把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抓大事、謀全局、促發展、建和諧、保穩定的堅強領導集體。
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明確了各項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決策程序,積極探索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科學實現形式,確保這一體制在學校的正確落實。一是正確認識職權。黨委及其常委會、校長及其行政系統、黨群工作會各有側重。二是明確決策方式。三是健全會議制度。對黨委全委會、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黨群工作會等各類會議的議決范圍、職能定位、出席人員、會議制度等做出明確規定。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決策規則,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進行科學民主決策。
堅持正確的用人標準和導向,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提出“三服務”理念,即“干部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所有工作要為人才培養服務”。堅持聚焦中心、服務基層,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加強包括職務評聘、考核標準、資源分配等相關政策的導向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將政策和資源向教學、科研一線傾斜,引導干部員工自覺做到“心向基層想,眼往基層看,腿朝基層跑,事為基層辦”把教師工作的難點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把解決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問題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堅持密切聯系群眾,進一步完善了校領導接待日制度、聯系院系和學生班級制度、聯系離退休教職工支部制度等。校領導經常深入聯系學院,共同研討學院中的重大問題。
選人用人公開透明,干部考核注重實績,力求公開公平公正。一是堅持“兩個為主”,即以考核實績為主; 以考核主要干部和班子為主。2009年在全面總結考核履行本崗位職責情況的基礎上,注重考核干部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促進本單位科學發展的能力和取得的實績。二是堅持“兩個結合”,即:單位年度考核工作與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相結合,對單位主要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與單位整體工作業績評價相結合。對學校不同類型的干部,考核內容有所側重。實踐表明,這種改變更加調動了廣大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工作新的推力。三是堅持突出服務對象的評價。為了克服“官本位”和“行政化”傾向,加大基層服務對象對機關處級干部考核評價的權重,以此引導機關干部更多地關注基層、關注服務師生。
以“五個三比”活動為抓手,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學校以“教工黨員爭做育人標兵、學生黨員爭做成才表率”為主題,深入開展五個“三比”活動:一是在教師黨員中比師德、比育人、比成果;二是在學生黨員中比理想、比學習、比成才;三是在機關黨員中比作風、比服務、比效率;四是在工勤黨員中比態度、比技能、比奉獻;五是在離退休黨員中比境界、比健康、比作為。五個“三比”活動的開展做到了分層次、全覆蓋,充分調動了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涌現出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毛二可、北京高校育人標兵薛慶、吳鶴齡等一大批師德高尚、育人有方、成果突出的典型代表,以及北京高校成才表率程德文等一大批優秀學生典型。
建立兩條“兩線合一”機制
形成了包括校訓、校風、學風、育人目標等在內的北理工特色精神文化體系,建立“兩線合一”機制,引導學生全面成長成才。近年來,學校黨委堅持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個核心命題,深入思考,勇于實踐,探索創新,集全校師生智慧,凝練提出了“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的校風和“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以及“高遠的志向、精深的學術、強健的體魄、恬美的心境”的育人目標等,共同構成了學校的精神文化體系,增強了師生員工的認同感,并逐漸內化為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的共同價值觀。
實行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兩線合一”機制,加強基礎學院建設,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發揮科技創新團隊在育人中的作用,把科技工作與育人工作結合起來,推動“雙團隊”建設,既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又培育高質量人才,是科技團隊同時更是育人團隊。要求教師特別是科技創新團隊在科研中吸引、吸收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參加,讓學生零距離接觸課題研究,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生涯規劃的指導,實現傳幫帶;有的團隊為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學術會議等提供經費支持,吸引本科生畢業后在團隊進入研究生學習。學校干部、教師經常深入學生,幫助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有困難的學生、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本報和北理工聯合舉行高校黨建創新座談會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3/nw.D110000gmrb_20110623_5-04.htm?div=-1
本報北京6月22日電(記者李玉蘭、朱振國、王慶環)為紀念建黨90周年,光明日報和北京理工大學今天在北京聯合舉辦高校黨建創新座談會,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大成、本報副總編輯李春林、教育部和部分在京高校專家學者出席座談會。
李春林代表本報總編輯胡占凡在座談會上致辭,他說:“今天我們以研討高校黨建新思路、新做法、新經驗的方式來紀念黨的90華誕。光明日報承擔著思想文化宣傳的重要責任,一直高度重視高校黨建工作報道,并積極探索用新的角度和新的報道形式使我們的報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德育答辯和學生黨建工作,都是高校黨建的品牌項目,學校在新形勢下創建黨建工作的新經驗,彌足珍貴,值得借鑒和推廣。”
郭大成介紹了該校創新黨建的經驗和做法,他說:“黨建工作要在改革中完善,在創新和發展中完善。比如說‘德育答辯’,通過這幾年進一步實踐與摸索,現在已經從單純的思想教育,擴展到整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規劃。又增加了離校同學幫助引導學弟學妹的內容,這項活動現在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活動。”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夏文斌說:“幾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等方面,影響力不斷擴大,這與堅持不懈抓黨建有密切關系。制度化的黨建工作無疑會持續推進北京理工大學整體事業的發展。北理工以品牌活動為載體,帶動學校的黨建創新,這是非常好的做法,引起許多高校的關注和研究學習。”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雯姝說:“高校黨建要上一個新臺階,這是歷史和時代的需要,過去已有的做法,在原有的基礎上要創新,黨建創新必須符合時代的特點。在當前形勢下,高校黨建如何鞏固成績,有所創新,有所提高,各校都在探索這個問題。在這當中,加強對青年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是高校黨建創新應該重視的事情。”
座談會由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侯光明主持,北理工師生代表參加座談。
高校黨建如何吸引大學生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6/24/nw.D110000gmrb_20110624_8-15.htm
本報日前與北理工聯合舉行“紀念建黨九十周年•高校黨建創新座談會”,把脈高校黨建的新方式新動向,與諸多專家共同研討高校黨建的新思路。
黨的教育如何成為終身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學生們畢業后,特別愿意回到母校和學弟學妹們交流,為他們做德育“小導師”,交流畢業以后的成長心得,為在校學生樹立發展方向。德育、黨建、思想教育真的枯燥無味么?不。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黨委書記張芨:2002年,我們推出金牌畢業生評選工作。評選要經過學生申請、答辯,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而是會真的發一個校慶時候制作的紀念金幣,具有標志性的意義。這個活動在學生當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每年在400多名學生當中選3個人??梢哉f這是德育答辯的一個示范工程,這些優秀學生的答辯過程,對全體學生有示范意義,樹立優秀畢業生的榜樣。學生發現自己身邊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會激發同學們更大的動力。
黨建如何介入學生的話語體系
截止到2010年,北理工本科生黨員比例是16.72%,研究生黨員比例高達68.5%,校級優秀畢業生黨員比例是83.8%,北京優秀畢業生黨員比例是89.9%??梢哉f,黨組織生活是北理工學生生活的一種文化。這樣的氛圍如何形成?如何持續?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許欣:“零距離工程”是我校學生黨建的特色,也是我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創造性成果。“黨員在隔壁”零距離活動,方式是在各個宿舍里面設置一些黨員崗,服務同學們,密切了學生與黨員之間的關系。學校以各種方式開展宣傳推進這項工作,發揮了先進作用,鍛煉了黨員隊伍。
此外,各個學院按照社團的方式設立黨支部,這個開創性的方式取得了很好效果,宿舍里黨員組成黨小組,出國交流的學生也組成一個臨時黨小組,這些都是新近出現的形式。以各種新途徑和新形式廣泛開展活動,加強學生黨員作風建設。
發揮基層黨委的凝聚力
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2008年成立,到2010年,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11年,又有三項成果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不到四年,5個國家級獎項,在全國高校并不多見。這樣的成績,人才從哪里來?人才的積極性如何調動?這個學院的黨委在北京市被評為先進集體黨組織,黨建榮譽和科研成果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王軍政:新形勢下,基層黨委應該怎么做,做什么?最主要的是調動基層積極性。在我們學院體現在三個方面,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鶎狱h委主要是落實規劃或者實現具體工作,執行力更重要,所以我們強調業務型干部。因為業務型干部可能更便于抓住科研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這是我們一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是加強核心人物培養,一個學院要想發展,必須有一批或者多個杰出人才,有業務能力,也有號召力。(本報記者 李玉蘭 朱振國)
?。▽徍恕⒚髌妫?/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