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教師發展中心舉辦國際學術發表方面的報告
發布日期:2015-04-30 供稿: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杜娟 攝影: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高翔
編輯: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張波 閱讀次數:
2015年4月24日下午,由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和國際交流合作處聯合主辦的北理工教師發展第124期活動在中心教學樓407舉行。主講人Keith J, Roberts博士是匹茲堡大學教育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并任TotalEdit.com公司副主席。Roberts博士先后做了題為“Academic Writing: Publish to Flourish”和“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Publishing”的報告,國際交流合作處副處長高珊主持了本次活動,來自我校管理學院、機電學院、材料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生命學院等院系的近20名師生參與了活動。
在發表方式以及期刊選擇方面,Roberts博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建議老師們選取不少于三個目標刊物進行準備,并特別提醒要謹慎選擇刊物,避免被虛假刊物欺騙。在提到刊物的選擇時,他提供了許多信息資源,介紹了幾種簡單易行的甄別刊物的方法。
與會師生表示從本次活動學習到很多論文發表的技巧,特別對如何選擇恰當的刊物等有了深刻認識。

Roberts博士對中外學術發表進行了比較分析,以2000年、2007年及2013年國際刊物中各國學術論文發表量以及排名的變化,說明中國在國際刊物上的學術論文發表量增長迅猛,工程類論文的增長優勢尤為明顯。Roberts博士從教育、工程技術、社會經濟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學術發表的重要性,并提出學術發表的相關策略。他指出,在學術發表的最初,要先做好準備,了解所在領域的國際學術標準、研究焦點以及必要的研究方法。
在學術發表的過程中要全盤考量,詳細的戰略計劃是成功發表最關鍵的要素。首先制定計劃,然后分解為子目標,進行相關研究并尋找時間撰寫論文。學術論文的撰寫需要便捷的信息通道以及合適的寫作環境,離不開作者的耐心和堅持,更需要團隊幫助。Roberts博士建議老師們在公開發表論文前通過私人或工作關系,主動并大量吸取同行意見,可以在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并與同行進行討論。
在學術發表的過程中要全盤考量,詳細的戰略計劃是成功發表最關鍵的要素。首先制定計劃,然后分解為子目標,進行相關研究并尋找時間撰寫論文。學術論文的撰寫需要便捷的信息通道以及合適的寫作環境,離不開作者的耐心和堅持,更需要團隊幫助。Roberts博士建議老師們在公開發表論文前通過私人或工作關系,主動并大量吸取同行意見,可以在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并與同行進行討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