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方程式賽車工作室召開本年度總結暨部署會
發布日期:2014-11-06 供稿:張雨甜 攝影:胡博旸、俞灝岑
編輯:機車學院 詹依寧 閱讀次數:
隨著北理工在2014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得純電動組總成績亞軍(國內冠軍)、燃油組總成績亞軍及八項單項獎的好成績,方程式賽車工作室在2014年度的工作即將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梳理一年來學術研究、實踐創新和文化傳播等活動中的經歷和感受,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為未來的發展做好階段性鋪墊,方程式賽車工作室于11月4日晚上在車輛實驗樓報告廳召開了年度總結暨部署會,全體技術骨干和指導教師、部分梯隊成員和機械與車輛學院其他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的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項昌樂、副院長胡紀濱、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范文輝出席活動,聽取了師生匯報并參與交流討論。
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書記王泰鵬結合機械創新創業實踐中心的總體工作向與會師生做了總結。以方程式賽車工作室為代表的各團隊以賽事為牽引,特別注重做好基礎課題研究和文化傳播活動,實現了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培養人的根本目標,同時產生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獲獎榮譽和創業案例。截至10月底,2014年學院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達500余人,開展各類課題研究129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61項、172人次,本科生發表論文、申請專利30篇。
方程式賽車工作室負責人、機械與車輛學院2013級研究生董路寧帶領大家共同回顧了2014年的整體歷程,介紹了“技術骨干+后備梯隊”的隊伍建設情況、“穩定+靈活”的總體技術路線、“技術研究+管理運營”的日常管理模式,同時,分析了國內外兄弟高校近年來的發展概況和大學生方程式的技術趨勢。機械與車輛學院2010級本科生陳浩翰、張闖、葉山頂,機械與車輛學院2011級本科生劉旭澤,機電學院2010級本科生劉力源,設計與藝術學院2011級本科生陳南瑾分別作為各技術組骨干介紹了相關技術的演進歷程、方案選擇過程及依據、未來技術建議,并實事求是地對2015年預期發展目標做了分析;基礎教育學院2013級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俞灝岑作為梯隊成員講述了“創新實踐引導課程學習,理論儲備促進實踐鍛煉”的過程和感受。指導教師代表張付軍教授對同學們一年來的成長和成果表示肯定,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不斷學習他人之長,永遠抱著學習的心態去追尋,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理論學習,從理論上尋找解決實踐問題的方法。
副院長胡紀濱教授從重新回顧去年年底對同學們所提及的要求和期望入手,來分析今年一年來取得的進步和不足。胡紀濱副院長指出,作為已經跨過“五年級”的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特別是一支冠軍團隊,方程式賽車工作室應當繼續做好團隊覆蓋面、過程管理精細化、技術資料積累、理論支撐與創新、不同技術創新之間的相互匹配等工作,并結合科研工作的相關經驗和方程式賽車技術創新的具體工作進行了案例分析,對團隊管理、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提出指導建議。
院長項昌樂教授在交流發言中肯定了方程式賽車工作室的師生們在各項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中取得成績,特別是對相關學科知名度提升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希望能夠繼續堅持追求卓越的理念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在未來的國內外平臺上對學科國際影響力提升發揮更大作用。項昌樂院長指出,學院在方程式賽車等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應當繼續加強教育教學相融合,以指導教師團隊化建設、專業導師制密切配合,做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指導和幫助;方程式賽車等學生科技創新團隊要做好管理、技術等多方面的“臺階式”發展歷程分析,做好每一次“跨越臺階”的規劃和準備;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要注重綜合素質的鍛煉,在責任態度、道德品質、開放胸懷、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全面提升,并且把這種提升體現在以后的學習、科研和生活中去。
此次會議是方程式賽車工作室對2014年深入、務實、全方位的總結,同樣也是對2015年新啟程的憧憬和謀劃。接下來,方程式賽車工作室將盡快啟動針對2015年的各項籌備工作,以“只爭朝夕”的態度繼續踐行“激情、協作、專業、創新”的訓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文化傳承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