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人文學院舉辦2014年度學生表彰大會
發布日期:2015-02-06 供稿:人文學術實踐中心辦公室 攝影:人文學術實踐中心辦公室
編輯:人文學院 于滿 閱讀次數:2015年1月中旬,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14年度學生表彰大會在綜合教學樓演藝廳隆重舉行。出席表彰大會的學院領導有人文學院院長李健教授、黨委書記婁秀紅老師、副院長賈利軍老師、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貴寶老師、院團委書記孫碩老師。本次大會由輔導員于滿主持,輔導員李志鵬及人文學院13級、14級全體學生參加大會。
表彰大會在全場齊唱激昂奮進的國歌中拉開序幕,隨后,由學院副院長賈利軍宣讀《關于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14年度學生學術創新與實踐先進個人、先進團隊的表彰決定》。賈院長希望獲獎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再創佳績;也鼓勵同學們以他們為榜樣勤奮學習,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多彩的大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并祝愿全體同學在2015年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隨后進行頒獎環節,學院領導分別為第十一屆“世紀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團隊、學生學術論文、學術科技競賽與社會實踐,以及“學術科技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的獲獎團隊和個人頒獎。
頒獎結束后,學術實踐活動先進個人代表2011級本科生陳祎芳、學術競賽優秀代表2012級研究生楊玉婷、徐特立獎學金獲得者2011級本科生孫墨琳依次發言。他們與同學們分享了論文寫作、學術競賽、社會實踐方面的心得體會,鼓勵同學們增強學術素養,勇于嘗試,大膽探索,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培養學術精神。
活動最后,李健院長總結講話。李健院長首先對同學們上一年的努力做出肯定,并強調學術的實踐創新重在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與此同時,院長還鼓勵同學們利用學校優秀的師資資源,積極參與到老師主持的學術課題中,學習經驗、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開拓視野;爭取理論和實踐相長,質量與數量并進;激勵同學設立學術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至此,人文學院2014年學生學術創新與實踐表彰大會圓滿結束。人文學院在學院領導的指導下,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全年本科學生共發表學術論文99篇,同比增長50%;在北京理工大學第11屆“世紀杯”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我院共55支團隊獲獎,以總分第三名榮獲優勝杯、人文社科類總分第一名榮獲博雅杯、參與組織分第一名榮獲優秀組織獎;2014年暑期社會實踐中,我院共立項發團72個,參與人數約310人,占本科生總人數的60%,并總分第一名榮獲優秀組織獎;學院被推薦至北京市參評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榮獲“信仰•青春•陽光”主題教育活動先進組織單位,第十一屆學生時事論壇活動優秀組織集體獎,2013級本科黨支部獲北京市高校紅色“1+1”活動示范獎。共有77名同學榮獲徐特立獎學金一等獎等各類獎助學金約40余萬元,并有多個集體和個人榮獲北京市級、校級各類獎勵。上述成績的取得與學院長期的大力支持學生學術實踐及科技創新密不可分,僅2014年一年,人文學院在學生學術科技類獎金投入達6萬余元,寒暑假社會實踐獎勵投入達4萬余元。我們相信,人文學院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定會取得更加驕人的成績,在嶄新的2015年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