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05-06
供稿:光電學院 張麗君
編輯:光電學院 盛筠
閱讀次數:
2015年4月16日,光電學院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作為第一批北京市中小學生實驗實踐基地,成功接待了北京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的151名學生完成科技實踐課程。這次科技實踐課程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啟動,委托北京市教育技術設備中心、北京高等教育學會高校實驗室研究會協調組織進行的“利用校外資源豐富中小學校外課堂”工作,旨在依托高校的教學、科研、實驗室等條件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優勢,推進中小學新課程改革以及創新人才的培養,探索建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中小學社會實踐的機制,通過參觀、學習以及動手實踐操作,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引導中小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同時,也為高校服務社會、服務基礎教育,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平臺。
為了課程成功開展,北京市教委、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設備處、光電學院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與北京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的老師們提前三周順利對接,共同策劃制定課程方案。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主導思想,光電創新基地專門針對初中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設計了適合他們的科技制作作品——光電報警模塊和聲光電信號發生器模塊,并全面做好了人員、器材、工具、場地等準備工作。

在為時兩個半小時的科技實踐課程中,光電創新基地張麗君等三位教師嚴密組織,認真授課、悉心指導,學生嚴肅認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這些學生學習了工具的使用,認識了基本元器件,掌握了電子工藝裝配方法,最終全部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實踐作品。

實驗室設備處王昭老師、北京市教委何爽老師和北京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的全體帶隊老師全程參觀觀摩了此次實踐制作課程,并協助指導學生制作。
最后,王昭老師代表我校實驗室設備處對本次光電創新基地與北師大四附中共同開展的中小學生課外科技實踐課程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總結。

本次課程的成功完成,是我校作為北京市中小學生實驗實踐基地的首次課程,我校也成為北京市較早完成與中學對接,設計課程方案并成功實施的單位,課程具有較好的推廣示范效果,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和教育設備技術中心的肯定。按照這樣的課程模式,光電創新基地還將陸續接待來自北京市其他學校的學生科技實踐活動,積極支持北京市教委的改革措施,配合教委和中學促進教育的發展。
本次中小學生校外實驗實踐課程得到了學校教務處、保衛處和光電學院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