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機械學院舉辦“老中青三代眼中的故事”分享會
發布日期:2015-05-21 供稿: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 攝影: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
編輯:機車學院 詹依寧 閱讀次數:
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學校團委的統一部署下,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開展了以“友善”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繼“尋找機械星播客•聆聽友善趣青春”活動后,于5月15日舉辦了“老中青三代眼中的故事”分享交流會。以照片、故事分享的形式,講述了照片背后承載的富有北理特色、生活氣息的鮮活故事,傳播“友善”正能量,校團委和學院團委的相關老師出席了活動。
校團委副書記方蕾在致辭中介紹了全校青年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的規劃和實施情況,希望學院團委開展的“友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能為廣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教育帶來清新的空氣,進而為青年學生思想引領作出一定貢獻。
活動中,機械與車輛學院張之敬教授和黃英教授做了分享報告,方程式賽車項目指導教師徐彬、自動化學院輔導員盧斌和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的學生余彪進行了現場訪談。
“973首席”、制造工程系張之敬教授講述了自己成長過程中受到觸動的點滴回憶,張老師說:“友善的動力是感恩,希望大家能時刻心存感恩,不斷感受到友善帶來的感動和力量,用自己的言行來傳遞友善。”機械與車輛學院教代會副主席、動力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黃英教授說:“友善是人和人之間需要傳遞的關懷與關愛,我想講講,我和學生的那些故事。”在分享報告中講述了自己在生涯成長中的故事和感悟,講述了發生在課題組的感人故事。
曾經擔任輔導員、目前擔任方程式賽車項目指導教師的徐彬老師在訪談中回憶了方程式賽車隊參加國際比賽時受到的“國際友善”的觸動以及學生們回國后思想行為的變化,徐老師說:“友善是共同成長過程中的風雨與共、踏實前行。”原北理工足球隊隊長、目前擔任自動化學院輔導員的盧斌老師說:“友善是面對面零距離,我想講講,拼搏中的環球故事。”以足球為主題分享了自己以及往日的隊員們對友善的理解。2012級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本科生余彪講述了自己一直與公益同行的大學生活,以及耐寒、耐熱、耐壓的“公益真功夫”,余彪說:“友善是互助與真誠。”
活動中,老、中、青三代北理人用自己的故事、身邊的故事與在場同學們分享了“什么是友善,怎么去傳遞友善”,希望廣大同學能在實際行動中溫暖自己、播撒友善之光。學院團委今后還將繼續加強“北理故事”等活動建設,用正能量去感染人和激勵人,緊密圍繞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開展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