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為內工大舉辦研修班
發布日期:2015-06-06 供稿:張波 杜娟 攝影:高翔
編輯: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張波 閱讀次數:
2015年5月25至29日,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CFD)受內蒙古工業大學委托,為其領導干部舉辦了為期一周的專項研修班。此項活動旨在發揮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的輻射作用,為其他兄弟高校服務;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中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內蒙古工業大學由栗文義副校長、峻峰副校長帶隊,組織部、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和圖書館等部門,各學院教學、科研院長等共32名中層領導參加了本次研修。學習期間,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煒,副校長趙平、孫逢春、楊樹興,校長助理郝志強,組織部部長張笈等先后來到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看望了內蒙古工業大學的學員們。
本次研修項目共安排了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高等教育教學前沿理論、高校領導藝術及角色職能和實踐考察四個模塊。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內蒙古工業大學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教學科研管理和組織協調等能力。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對本次研修的方案進行了精心設計和組織安排。
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模塊中,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副司長王洪元做了題為“深化高等學校綜合改革,怎么看怎么辦”的專題報告。報告首先站在領導的角度“從上往下”看高等學校綜合改革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要求,然后站在專家的角度“從外向里”看該改什么和怎么改。在具體操作層面,先站在政府角度看高校改革的空間,明晰政策邊界;再站在機關角度看高校改革的實施,制定改革方案。期間,我校黨委書記張煒、副校長楊樹興與王洪元副司長進行了深入交流。
高等教育教學前沿理論模塊中,我校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龐海芍做了題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從專才教育到通識教育”的報告,對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進行追根溯源,用國際比較的視野分析了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內涵和目標,解析了人文教育與科學技術教育的抗爭與融合歷程,并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現實探討了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面臨的困難和出路。清華大學王孫禺教授做了題為“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與政策過程——兼談工程教育發展與創新”的報告,從國家教育制度與教育政策的演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的若干問題、學校的教育使命及若干關鍵原則、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幾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北京大學汪瓊教授做了題為“教師發展新機遇:MOOCs改變傳統教學”的報告,介紹了MOOCs的概念、發展現狀及其特點,分析了MOOCs給高等教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提出了借鑒MOOC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和通過MOOC課程改革校內教學的建議。
高校領導藝術及角色職能模塊中,我校副校長趙平教授做了題為“大學文化建設與領導力”的報告,從管理理論的發展、組織文化的理論、大學文化及其建設、領導理論與領導科學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我校教務處處長仲順安教授、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魯教授和信息與電子學院書記安建平教授分別就教學、科研院長的角色及職能進行了講解,并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參訓學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討論。
實踐考察模塊中,組織學員們參觀了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工程訓練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等地。工程訓練中心副主任付鐵對工程訓練中心的概況、機構設置、實踐教學、創新活動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參觀過程中教師們對方程式賽車和無人機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創始人張忠廉教授、張麗君老師對實驗基地、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對獲獎學生作品進行了講解,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員被張忠廉教授對教學的熱愛和幾十年如一日的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
為使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員進一步了解北京理工大學,本次研修特別設計了對口單位走訪交流環節,內蒙古工業大學30余名中層干部深入到北京理工大學組織部、教務處、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研究院、圖書館、網絡服務中心、機械與車輛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化工與環境學院、外國語學院等20個部門院系進行了深入交流。
龐海芍主任主持了研修班的結業典禮,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郝志強和組織部部長張笈出席,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栗文義一同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栗文義副校長對北京理工大學對本次研修的高度重視和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謝,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員們對本次研修班的模塊設計、組織形式及服務工作表示非常滿意,總體滿意度達到100%,對于培訓內容的滿意度達到95%以上。學員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學習,收獲了很多前沿教育理念和優秀的工作經驗,對今后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