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基礎學院召開“一年級工程”之貧困計劃學生輔導會
發布日期:2015-11-03 供稿:基礎學院信息一部 姜曼 攝影:基礎學院信息二部 趙漢青
編輯:基礎教育學院 陳浩 閱讀次數:
11月1日晚,基礎教育學院“一年級工程”系列活動之貧困專項計劃學生輔導會在綜合樓報告廳順利召開。基礎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張青山教授做了題為《回歸大學之道》的專題輔導報告,勉勵同學們珍惜學習機會,筑夢起航。參加會議的有基礎教育學院副書記副院長肖坤、各學部副主任、部分輔導員,以及300余名大一大二的貧困專項計劃學生。大會由信息一部輔導員姜曼主持。

張青山以自身的求學和生活經歷開頭,提出讀書的目的不應只是升學就業,而應立足于振興國家和民族。他將講座內容分為幾個關鍵詞:1.大學教育目的,指出大學生要學會表達,學會批判性思考,培養高尚品德,成為現代社會合格公民,培養廣泛興趣并具有全球化視野,為職業生涯做好準備;2.老師,通過列舉古代圣賢和陳寅恪等大師的教育理念,提出“以生為本,視生如子”的教育主張;3.專業,以哈佛大學莊小威教授的事跡教導大家要淡化專業概念,珍惜學習機會,打牢學科基礎,培養學習能力,特別是數學和物理課程不能“欠債”,不論家庭貧富,只要在各自領域足夠努力,就會有所成就;4.讀書,指出書是民族的靈魂,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更重要,并向在場同學推薦了《平凡的世界》、《黃帝內經》、《曾國藩家書》等經典著作,鼓勵同學們閱讀經典,凈化心靈;5.讀研出國,我國在經濟、教育、科技領域距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希望同學們繼續深造,開闊國際化視野;6.朋友,校園環境純潔、珍貴,應該坦誠相待、珍惜機會,與優秀的人交朋友。珍惜每一分錢,常懷感恩之心;7.假期,合理利用假期,參加讀書和創新活動,增長視野,做到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心懷天下。
最后,張青山鼓勵全體貧困專項計劃學生正確看待家庭環境,奮發有為,筑夢前行。當前要切實打牢學業基礎,培養科學精神;要學會獨立生活,積極謀劃未來;要融入大學校園,懂得人文關懷,培養成為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領袖人才。
針對貧困專項計劃學生,基礎教育學院還將持續關注,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學或實習實踐的機會,對部分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提前開展學業輔導,鼓勵他們更好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