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入學季】吳嗣亮教授:讓信念支撐我們前行
發布日期:2017-09-11 編輯:韓姍杉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
親愛的2017級新同學:
作為教師代表,很榮幸與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嘉賓一起,祝賀同學們入主北理工的夢想成真,歡迎來到北理工開啟更遠撒的人生旅程!
今天恰逢教師節,我提議然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向將你們送入北京理工大學的中小學老師致以真誠的感謝!也請用掌聲鞭策我們北理工的老師,恪盡“傳道,受業,解惑”的職責,助推每一位同學成才成長!
千年之交出生的你們,注定將有不平凡的人生。2049年,你們事業頂峰之時,“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將全面實現。時代提供了機遇,讓你們這一代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你們無疑將擔負更大的責任,面臨更大的挑戰。面對機遇、責任和挑戰,有兩點體會與大家分享,與大家共勉。
一、堅定信念,享受追夢歷程
著名作家丁玲曾說:“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我們團隊一直在倡導這樣的信念:“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科技報國,無尚榮光!”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我們師生,長期保持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潛心鉆研,不斷取得創新成果,并成功應用于海陸空天的飛入太空的星、箭、器、船,也用心品味著一次次努力后成功的喜悅和自豪。
同學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建功立業,是國家和時代的需要、學校的培養目標很輕人們的希冀,無疑也將是你們為之努力的目標。堅信中國夢一定會實現、能為之而奮斗是人生的驕傲,堅信這一宏偉事業的王者才是最榮耀,你們將有勇氣擔起責任,把困難和挫折當成磨礪的機會,獲得享受曲折人生的品味和心境。
二、打牢基礎,增長圓夢才干
有理想,有激情是你們這代人的特質。要成為棟梁之才,不僅僅需要雄心,沒有能力將壯志難酬。主動學習、科學思維、探索創新的能力,是擔負起使命的需要。這些能力一生都需要不斷去提升,但他們的初步養成則是在校期間的重要任務。
我多次被同學問起哪門學了有用,恐怕你們今后也會有類似的疑問。依我之見,不懂的學了都會有用。原因有三:其一,掌握知識只是學習的目的之一,重要的是領悟知識形成的思維邏輯和認知方法,并能逐漸能自覺加以運用;其二,專業知識體系一般具有層次化的結構特性征,個人知識的積累需循序漸進,未懂加減乘除,怎能學會解方程;其三,知識的邊緣,才是探索未知、創造新知識的起點。
因此,學好學透一門課、完成好每一個培養環節,打牢事業發展的根基,未來你們將能不負初心、不辱使命。
同學們,大學時光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請珍惜;未來的路很長、難免會有崎嶇,請珍重!你們的使命很光榮、也很艱巨,請堅守!三十年后,你們的成就也一定會更加杰出,續寫出北理工人科技報國、科技強軍的更精彩篇章!
最后,祝各位領導和嘉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