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畢業季】北理工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畢業生代表葉玉勝發言
發布日期:2018-03-18 編輯:吳楠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
尊敬的領導、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葉玉勝,材料學院2018屆博士畢業生,很高興,今天能與在座的每一個人見證分享我們的畢業時刻。
我來自福建省南安市的一個小鎮,2008年我考入北京理工大學,被這里濃厚的學術氣息所感染,2009年暑假,我申請了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進入了吳鋒老師課題組,一次組會討論,我腦海中閃現出電影《變形金剛》中的一幕場景,男主人公無意中觸碰了巨型能量矩陣,能量矩陣瞬間變成一塊手掌大小的能量塊,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于是我和導師討論如何將電影中的科幻電影情節變為現實。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感受到高比能的能源存儲裝置對于科技發展的推動力是多么巨大。2010年,我便走進了能源存儲的研究領域,重拾起小時候拆解鐘表電池的那份新奇與感動。
在課題研究期間,我在實驗室每周工作超過70個小時,每天晚上11點后才回宿舍,閱讀11000多篇文獻,精讀文獻3000余篇,每天跟進國際最新研究動態,裝配上千個電池。在沒有空調電池測試屋,一次次全身濕透,這樣全情投入,不舍晝夜,只爭朝夕,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接近一倍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成本,為實現長循環長里程的可移動設備提供了新方案。這是每一個北理人的縮影,敢于擔當、勇于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拼盡全力地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去年,學校踏入“雙一流”建設新征程,萬象更新。創新也就是把一次次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平時生活中,我喜歡捕捉有趣的事情,思考如何將其應用于我的研究中。一次偶然看到口香糖開椰子的視頻,引起我的極大興趣,自己買來椰子還原了這個實驗,并調研文獻了解其中的原理,口香糖是非牛頓流體,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這啟發了我,可以應用在電池材料研發中,在電池受到撞擊的時候創造一個新的保護機制來提高安全性。正是這樣喜歡自由暢想,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給社會帶來改變,是讓我在能源存儲這個領域里一步一步扎實前行的動力。在臥虎藏龍的北理,優秀的師長也讓我快速成長。未來,我也將更加堅定推動能源領域發展的追求,用綠色能源驅動未來變革,像一代代北理人一樣,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今天,我要向所有授予我們知識和給予我們關懷的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敬意!他們用最嚴謹的治學態度、最前沿的學術思想、最開拓進取的科研精神,引領我們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前行。
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長。北理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輝煌的辦學歷程,讓我們深深感受著濃厚的延安精神和文化傳承。此刻,我要感謝母校,她為我們烙印上北理人的使命和榮光,我們也將以更積極、更自信的姿態邁向世界,用我們所學所長,為國防事業、科技發展譜寫最動聽的樂章,用我們的努力和成績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的畢業生們前程似錦,祝愿每一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