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玩博彩策略论坛

【學習時報網】實現環境正義須厘清環境權利


  【編者按】近日,北理工馬克思主義學院崔建霞教授在《學習時報》發表了“實現環境正義須厘清環境權利”一文,引起了媒體廣泛關注,該文章相繼被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理論網、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北京前線網、宣講家網等多家權威主流媒體轉載。文章從環境權利的內涵出發,指出環境生存權強調公民享有在清潔和健康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如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無污染的居住環境等。關于生存權與環境資源的密切關系,已得到國際社會的一系列公認。對環境權利的承認,體現出人民主體地位在環保領域的具體化。

  原文標題:實現環境正義須厘清環境權利

  原文鏈接:http://www.studytimes.cn/zydx/SHFZ/ZENGCYGL/2016-11-10/7367.html

 

 

  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的公平分配是環境正義的核心內涵。這一核心內涵已被普遍接受,但對環境權利的理解卻呈現多樣化,導致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分配不對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正義的實現。因此,厘清環境權利的內涵勢在必行。

  環境權利主要包括環境生存權和環境發展權

  環境權利的表述源自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著名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認識和保護今世和后代人生活在對健康和福利都適宜的環境中的權利。其中,健康和福利的適宜性或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充分性成為環境權利的標準。據此,將環境權利的內容止步于不遭受環境污染和環境風險對生存和健康的傷害頗有代表性。毋庸置疑,對健康和福祉最為直接可感的威脅與空氣、水源和食物等污染息息相關。因此,各種有毒有害的污染都構成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直接或間接的損害。但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充分性并非僅僅與有毒有害的污染相關聯,事關生活質量與環境相連的精神和文化價值,也應置于人類福祉之中,并作為對環境權利的擴充,因為這些要素本來就存在于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過程中。詩意地棲居不僅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而且也是健康、文明生活的一個重要尺度和高級人生價值的體現。另外,提升這類權利,同時意味著要對環境保護實行更為嚴格的標準,因而會更好地促進環境保護。基于此,依據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度,環境權利狹義上主要包含環境生存權和環境發展權這兩個實質性環境權利;而廣義上的環境權利是指與環境有關的權利,由上述實質性環境權利與公民參與國家環境管理的程序性環境權利兩部分構成。其中,程序性環境權利主要包括環境知情權、環境參與權和環境監督權。

  環境生存權強調環境資源要素對人體健康的不損害性

  環境生存權強調公民享有在清潔和健康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如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無污染的居住環境等。關于生存權與環境資源的密切關系,已得到國際社會的一系列公認。

  生存權或生活的權利是“最具有肯定性”的基本權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識。生存權作為環境生存權的立論基礎,環境生存權作為生存權的當代內涵,揭示出環境質量不僅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內容本身。不遭受環境污染和環境風險對生存和健康的傷害,享受為維持本人和家屬的健康所需的安全環境質量,無疑是滿足生存基本需要的“基本有用物品”和“基本的善”。眾所周知,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在人的所有欲望中,生存的欲望最具優先的地位。所以,無論什么階層、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男人女人、無論哪一國家的環境權利主體,都期望擁有一個有利于健康從而惠及生命繁衍的環境的權利,并且盼望這種權利受到來自國家和社會的保障;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有效保障公民生存環境的基本需求和健康權都是政府重要的任務。而且,對維持人基本生存的這些資源或條件的分配公正與否,體現出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基本公平正義是否得到了實現。

  在我國,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將“環境權利”納入了人權范疇進行保護,規定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針,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創造有益于人類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環境,保障公眾環境權益。這是環境權利在我國進入人權保護視野的重要標志,環境權利成為人權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對環境權利的外延做了具體規定:加強環境保護,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保障環境權利。環境權利在中國具有了同工作權利、基本生活水準權利、社會保障權利、健康權利、受教育權利等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相當的地位,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受到切實保障的人權之一。

  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生態與民生關系的角度強調百姓的環境權。環境污染的治理是民生問題,抓生態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態就是改善民生。所謂民生,就是民眾的生計,老百姓的生活來源問題,主要是指民眾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民眾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的狀況。民生為本,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

  值得指出的是,對環境權利的這些承認,體現出人民主體地位在環保領域的具體化,揭示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持久戰中,在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中,人民群眾是權利的主體,但也同時意味著對國家規定了相應的義務:限制和約束政府對個人權利可能構成損害的消極義務,以及鼓勵政府采取積極行動保護環境權利實現的積極義務。換句話說,它昭示了公民的環境權利就是政府的環境義務。

  環境發展權代表人居環境的舒適、審美和文化內涵

  環境發展權是民眾在滿足環境生存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富有美感的、精神的和文化的價值等環境品質追求的權利。環境發展權作為一項“發展”權利,也獲得了諸多國家承認。1979年,聯合國大會《關于發展權的決議》強調發展權利是一項人權,平等的發展機會既是各個國家的特權,也是各國國內個人的特權。1986年,第41屆聯大的《發展權利宣言》將發展權確認為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由于這種權利,每個人和所有各國人民均有權參與、促進并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發展,并強調各國政府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實現發展權利并確保在獲取基本資源等方面機會均等。

  在我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明確規定,繼續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放在首位。采取積極措施,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保障水平,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城鎮建設要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顯而易見,自然環境質量的美與融文化特點、歷史記憶、風土人情和生活便捷等多重維度的社會環境質量的統一,蘊含著環境發展權的深意。而如若享受這種健全而又富饒的環境恩澤,養護自然和保護具有歷史或藝術意義的文化價值環境,理應首先成為國家和國民的努力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news.cssn.cn/dzyx/dzyx_llsj/201611/t20161110_3271460.shtml

    中國理論網:http://www.ccpph.com.cn/jbllhzdxswt_10179/lw/201611/t20161110_232282.htm

    光明網:http://theory.gmw.cn/2016-11/10/content_22917805.htm

    宣講家網:http://www.71.cn/2016/1111/920307.shtml

    中國人權網:http://www.humanrights.cn/html/llyj/1/5/2016/1110/23359.html

 

分享到:

线上百家乐官网| 百家乐路纸发表区| 大发888官方网站| 百家乐官网注册就送| 巴登娱乐城信誉怎么样| 百家乐官网送錢平臺| 东方太阳城三期琴湖湾| 博赢国际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亏损| 全讯网1| 澳门赌百家乐官网能赢钱吗 | 大丰收娱乐城开户| 澳门百家乐打法百家乐破解方法| 大发888平台啥时候最赢钱|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威尼斯人娱乐城澳门赌场| 真人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 联博娱乐| 百家乐技巧看路| 百家乐官网开户送百元| 水果机游戏机遥控器| 悦榕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太阳城棋牌| 真人游戏 豆瓣| 香港百家乐玩法| 百家乐官网高手技巧| 网上百家乐作| 百家乐全讯网2| 百家乐官网天上人间| 百家乐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皇冠现金网| KK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无锡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赌球| 百家乐特殊技巧| 百家乐官网赌博论坛在线| 香港六合彩大全| 大发888娱乐城在线存款| 百家乐哪家有优惠| 百家乐官网百胜注码法| 百家乐官网真人游戏娱乐|